上個月,程序員節的到來讓程序員這個職業又一次涌上熱搜。
在這個特殊的節日,不少大牛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祝福,其中360創始人周鴻祎通過個人微博發布了相關視頻其中關于程序員35歲就會被淘汰的話題引起了程序員們的熱議。
在視頻中,周鴻祎表示,他自己認為,實際上程序員越老越吃香,其中他舉了360白帽子黑客的的例子,他表示,沒有十萬行以上的代碼積累,就抓不住對手伸進我們網絡里的黑手,因此,有一定的經驗積累是十分必要的。
聽完周鴻祎的發言,也再次將這個經典話題推上了議論的中心,近些年來,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熱搜,#28歲程序員網購生發丸吃成肝損傷#、#39歲網絡技術員入住養老院#、#程序員離開大廠進工廠#。
這種種標簽無一不營造著大齡程序員的焦慮感,也讓不少才二十出頭的程序員就已經開始擔憂起了自己未來的出路。
今天,小編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有關大齡程序出路的這個問題。
01、大齡程序員最怕的是什么?
平日里,程序員們總被調侃到脫發,禿頭等等梗,但其實相比老生常談的脫發問題,大齡程序員表示,更害怕那些消磨人的職業病。
然而,對于大齡程序員而言,除了身體因素,職業道路上的問題會更令他們害怕擔憂,其中技術老化榮登榜首。
在369個問題的回答中,有162個明確提及自身或朋友職業現狀的樣本回答。行業技術迭代太快,學不動、跟不上,是程序員們最頻繁提及的困境。
“互聯網是一個發展十分快速的行業,想要保證自己的價值,就必須跟上技術的發展”,對于程序員來說,新技術的迭代成為了他們發展的關鍵,到了一個新的公司,往往需要較新的技術,因此,想要持續在這個行業發展,就必須強迫自己學習新的技術。
02、程序員真的去送外賣了嗎?
很多年前,網上就流傳著這么一個梗,許多35歲以上的程序員由于找不到工作,紛紛轉行成為了外賣員,不少小伙伴因此而感到擔憂,為自己35歲以后的工作發愁。
其實現實生活中不少程序員過了35歲以后依舊堅持在技術崗位上,中國 IT 社區CSDN連續幾年的調研顯示,IT薪資呈現逐年增長趨勢。在回答樣本中,半數程序員依然留在一線技術崗位——繼續擔任各類程序員,或是技能提升后成為了架構師、研究員、技術專家等。極少數人被裁員、主動辭職,正處于待業、退休狀態。
03、收入成為最大優勢
中年人“再就業”過程中,相對于年輕人在經濟價值方面的弱勢更容易凸顯,競爭激烈,職業迷茫越發嚴重。
正如許多大齡程序員在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時,很多中年職場人也選擇進入IT賽道來改變現狀。
36歲轉行成為程序員的李女士表示,自己曾是教培行業中的一員,由于雙減政策使得自己的經濟狀況發生了一點的變化,因此想要轉行到別的賽道,而IT行業的薪資是自己選擇轉行該行業的首要原因。
最終,李女士通過報班學習,成功轉行成為了一名程序員,找到了心儀的高薪工作。
04、寫在最后
每個行業都有著共同特性,就像圍城,里面的人想出去,外面的人想進來,如何避免自己進入困境,對于35+的職場人來說,要提升反脆弱能力,一方面就得保持不斷學習、始終學習的習慣和能力。
很多時候工作是碎片化、流水線化的,只有與時俱進地持續學習,才能避免自己成為一顆隨時可被取代的螺絲釘。另一方面要降低預期。能夠暫時無用的焦慮,考慮可行性的發展,也是很重要的一點。